转基因小麦后代HMW-GS组成的变异研究
汪越胜 柯涛 李三和 覃建兵 刘勇 何光源
摘要:转基因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要求外源基因稳定整合与表达,并且生物环境和自身遗传背景不被干扰[1]。目前流行的植物转基因方法,需经历基因转移、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选择与繁殖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变异。有些变异与外源基因导入有关。Bregitzer等(1998)应用基因枪法获得转基因大麦,认为重要农艺性状抽穗期的延长是转化步骤引起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2]。但有些变异与外源基因导入无关。Phan等(1996)把转基因水稻植株中基因组变异归因于组织培养[3]。Barro等(2002)在田间评价转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时,没有发现因转化或组培引起表型变异[4]。转基因植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多拷贝外源基因也会对自身遗传背景产生影响[5]。表型变异的原因可能是特定生化过程或蛋白质发生了质或量上的变化,但很少见遗传转化对植物内源非靶蛋白质影响的报道。
链接:
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3A%28ed17b9cefc9e53691a301fd8bd63205f%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3A%2F%2Fd.wanfangdata.com.cn%2FPeriodical_zuowxb200504024.aspx&ie=utf-8&sc_us=10482205937751128757